湖南省新化縣人,1875年3月6日生於新化縣知方團下樂村一個塾師家庭。自幼隨父課讀,立誌匡時救國。1895年入新化資江書院就讀。1898年考入新化實學堂,博覽新學群書,漸受維新思想影響,倡辦“不纏足會”,開全省風氣之先。1900年考入嶽麓書院。1901年轉入求實書院,學業出眾。
1903年,獲官費赴日本留學,入東京弘文學院師範科,積極投入中國留日學生愛國運動。參加“拒俄義勇隊”(後改名學生軍),任學生軍本部辦事員、歸國運動員。作《敬告湖南人》一文,號召湖南人“當此滅亡之風潮”關頭,應打破“畏死”觀念,奮起挽救國家危亡。這年夏、秋之間,寫就《猛回頭》、《警世鍾》。在《猛回頭》裏,大膽提出“興改革,除舊布新”的“十要”改革主張,提出了“犧牲個人,以利社會,犧牲現在,以利將來”的奮鬥口號。在《警世鍾》裏指出“長夢千年何日醒?”繼而表明要救我中國,必須做到“十個須知”,牢記“十個奉勸”,以此作為警鍾,敲醒長夢中的人們。當時報紙稱這兩書“一字一淚,一語一血,誠普渡世人之寶筏也。”《猛回頭》初版5000部,再版5000部,銷售無餘。為抗議列強瓜分中國的暴行,他又齧指作血書寄示湘人,要求國人預備死戰。“迨天華血書到後,(湖南)全省士氣更激昂”。1903年底,離東京返湘,參加黃興組織的華興會,並任《俚語日報》編輯。1904年春《俚語日報》被查封。他被迫再渡日本入東京法政大學。8月,又冒險歸國,準備參加華興會謀劃的長沙起義。因事泄流產,輾轉到上海,與黃興、章士釗、蔡鍔等決議創立啟明譯書局,作為革命秘密機關,以圖再舉。後東渡日本。
1905年初與宋教仁、田桐等人籌備創辦《二十世紀之支那》雜誌,發表《支那之最後方針》、《國民必讀》等論文。在《獅子吼》這篇沒有完成的作品中,具體描寫了一個理想中的“民權村”,為未來的中國繪製一幅理想藍圖。1905年8月,在東京參與發起成立中國同盟會,參與起草同盟會《總章》和《軍政府宣言》,並起草了著名的文告《革命方略》,任同盟會書記兼《民報》主要撰稿人。還發表了《中國革命論》、《論中國宜改創民主政體》、《今日豈分省界之日耶?》等政治論文,引起強烈反響。清政府和日本文部省等驚恐萬狀,下令打擊迫害中國留學生。11月20日,日本文部省頒布《取締清韓留日學生規則》,對中國留日學生的集會結社、言論通信等橫加限製。為抗議《取締規則》,中國留日學生實行總罷課。他憂時感事,一時激憤不能自解,連夜寫了一篇4000餘字的《絕命辭》,決心以非常的行動來激勵人們“有所警動”、“共講愛國”。1905年12月8日,乘車至大森海灣,投海自盡,年僅30歲。1906年5月23日,他的靈樞運抵長沙。省會學生列隊迎接。29日,禹之謨等革命黨人衝破當局阻撓,將其公葬於嶽麓山。其時,長沙“全城學生製服行喪禮,萬人整隊送之山陵”,哀歌陣陣,隊伍綿延10餘裏,“自長沙城中觀之,全山為之縞素”。其著作由今人輯成《陳天華集》傳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