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» 映像湖南 » 湖南名人 » 軍事將領 » 蔡 鍔
蔡 鍔
2011-10-18 10:24:29 www.hunan.gov.cn 點擊數:

蔡 鍔

湖南邵陽縣(今邵陽市大祥區)人,字鬆坡,1882年12月18日出生於邵陽縣親睦鄉一貧寒的農家。5歲隨父母遷居武岡縣山門。6歲入私塾。10歲 讀完“四書”、“五經”,能寫流暢的文章,被譽為“神童”。13歲參與史學、詞章院試,以優異成績考中秀才。15歲考入湖南時務學堂。所作課卷曾在《湘 報》發表,很受教席梁啟超、唐才常器重。他積極參加譚嗣同、唐才常在長沙組織的以“講愛國之理,求救亡之法”為宗旨的南學會活動。17歲考入上海南洋公 學。後應梁啟超之召東渡日本,到東京大同高等學校學習日語,研究政法、哲學。不久,又考入橫濱華商舉辦的東亞商業學校,受到西方民主學說的影響,思想日趨 激進。1900年回國,參加唐才常等組織的自立軍,準備在武漢策動反清武裝起義,因事泄而失敗。他重返日本,投筆從戎,並改名為鍔,寓有砥礪鋒鍔之意。先 後就讀於陸軍成城學校和東京士官學校。結交黃興,參與《遊學譯編》撰編活動。他與蔣百裏、張孝準三人,被稱為“中國士官三傑”。

1904年初,他上5萬言書,請湖南巡撫施新政。在上海,應章士釗邀請,參加華興會的外圍組織——愛國協會。因其頗具軍事才華,相繼受江西、湖 南、廣西巡撫所聘,分別任江西續備左軍隨營學堂監督、材官學堂總教習及監督、湖南新軍教練處幫辦兼武備、兵目兩學堂教宮,廣西新軍總參謀官兼總教練官、隨 營學堂總理官。同盟會成立後,黃興等在湘、桂活動。他多方給予掩護,並在廣西加人同盟會。1906年秋,他到河南彰德觀操,任中央評判官。1909年,他 奉命赴龍州接辦講武堂,任監督。他創立武德會,秘密組織建國團,在桂訓練新式軍隊,培養了大批軍事骨幹,勘測了中越邊境要塞。他在廣西極孚時譽,又握有兵 權,因谘議局所忌而離桂。

1911年,他應雲貴總督李經羲之邀到雲南,任新軍第十九鎮三十七協協統。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。他多次召集中下級軍官密議。10月 30日夜發動起義,任雲南新軍起義軍臨時總指揮。雲南光複後,成立軍政府,任都督。他重申同盟會“驅除韃虜、恢複中華、建立民國、平均地權”綱領,實行改 革,整理財務,以“澹泊明誌,夙夜在公”為座右銘,兩次帶頭減薪,使“廉潔成為一時風尚”。同時,都督府先後派兵援蜀、援黔、援藏,穩定西南局勢。

袁世凱當政後,他仍主張民主共和,致力南北統一,被袁世凱削除兵權,調至北京,任陸軍部編譯處副總裁、全國經界局督辦等虛職,並受監視。袁世凱 稱帝後,舉國反袁浪潮高漲。他對袁世凱屈服於列強和複辟帝製極為憤慨,遂與雲南都督唐繼堯信使往返,密電聯絡,與李烈鈞、程潛等共同策劃,準備反袁,並到 天津與梁啟超密商約定:“失敗就戰死,絕對不亡命。成功就下野,絕對不爭地盤”在孫中山、黃興等革命黨人幫助下,他先往日本,然後經上海、赴香港、過越 南,輾轉入滇。途中多次擺脫袁世凱所派刺客的追殺和阻擊。1915年12月25日宣布雲南獨立,武裝討袁,任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,率兵挺進川南。他身先士 卒,指揮若定,護國軍艱苦奮戰40多天,給袁軍以重創。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製後,他任四川都督。為整編川軍、統一財政,做了大量工 作。

上一篇:左宗棠 下一篇:彭德懷

北京湖南大廈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預訂客服:010-85079999轉1598